新唐人電視台第三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
亞太地區初賽
由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的2011 年「全世界華人系列大賽」受到全世界華人的矚目,其中「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亞太區初賽,將於8 月6 日假台北市大安運動中心隆重舉行,期盼將保留在台灣的傳統武術推向國際,比賽盛況將透過新唐人電視台全球播出。
中華武術是神傳的文化藝術。舞和武是同一起源, 那就是神傳人(舞和武)的開始,同音不同字, 舞與武始有區別。如《周易—系辭》載:『鼓之舞之以盡神。』是說古人盡心敬神擊鼓起舞。 《禮記—明堂位》載:『冕而舞大武』大武,是指周武王戰勝殷紂的樂舞。也就是說:戰勝邪惡的舞蹈, 表現威武和力量止惡的舞蹈為武。同樣是舞,用於揚善的如祭典敬神歡慶, 宣揚善意的合樂而起名為舞。用於止惡勝敵威武勇猛收放發力的為武。
到了漢唐時期,中華武藝傳播發展更為廣泛,深厚。項羽習十八般武藝;李白以劍術和詩篇名標千古;北宋時的楊家將,楊六郎留下楊家槍法;南宋時岳飛之師周侗,武藝超 常曾 教授出如盧俊義、林沖和精忠報國千古傳頌的岳飛。明代傳出大道真人張三 豐的太極拳。
武術在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依不同的風格特點分成:
一、以內煉為主的內家拳,如太極·八卦·形意等。
二、以外形訓練為主,要求由外練到內,形神合一的外家拳,如查·花·炮·洪·華·南拳·少林·通臂·螳螂·翻子·八技等。無論內外家,都有各種兵器的練習,如刀·槍·劍·棍·斧·鉞·鉤·叉·等各種不同風格特點的器械練習,統稱為武術器械。
新唐人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是新唐人華人系列大賽的一部分,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幫助華人回歸傳統文化的根源,復興中華傳統武文化。很多傳統武術家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公開授徒,也有很多珍貴的中華武術技法與心法瀕臨失傳或已經失傳。因此期望隱居在社會各行業中的武術家能夠一起參與對中華神傳武術和武德的弘揚。
本屆亞太地區初賽吸引來自亞太各個國家的武術愛好者們踴躍參與,參賽人數將近200人,將進行近300場的比賽,大賽評審委員來自於美國洛杉磯、紐約、舊金山,他們皆是武學造詣相當高深的人。比賽項目類別分為:
A、拳術類(分男女組):包括長拳類 (查、花、炮、紅、華、少林等)、綿拳、通臂、螳螂、翻子、八極等外家拳法和八卦、形意等內家拳法。
B、南方拳術類: 包括洪、劉、蔡、李、莫、佛、鶴、詠春等拳法。
C、器械類1(分男女組):包括刀、槍、劍、棍等外家器械和形意槍/刀/劍以及鴛鴦鉞、乾坤圈等內家器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