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美術館簡介
費城美術館為一棟寬敞的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外牆以黃棕色石頭砌成,聳立於綠蔭蔓延的富蘭克林公園大道尾端,與金碧輝煌的19世紀後期風格市政府建築對望。由美術館的西北面往山下望,就是全美最大的都會公園綠地 – 費蒙公園(Fairmount Park)。費時9年興建的美術館於1928年完工。當時曾有藝術家諷刺政府用巨額資金興建如此龐大的建築,就像是幫當地的希臘移民蓋車庫一樣,永遠都不會有停滿的一天,幸好過去幾十年來,館方持續獲得外界捐贈藝術作品,並逐年購入館藏。距當時於費蒙公園盛大開幕80年後,美術館於近日展開了全面性的改建計畫,範圍包含近日於裝飾藝術 (Art Deco) 建築大樓完工的展覽空間和閱覽室,以及委由知名建築師法蘭克‧蓋瑞 (Frank O. Gehry) 設計的主建築修整與擴建計畫。
美術館主建築汲取希臘神殿設計理念中較為現代感的部分作為設計核心,是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建築中,最能傳達打造「美麗城市」願景的建築之一。整棟建築的設計展現了何瑞斯‧川包爾 (Horace Trumbauer) 及其首席設計師朱利恩‧阿貝爾 (Julian Abele),以及詹京傑 (Zantzinger)、波赫 (Borie)、梅德瑞 (Medary) 等設計建築團隊之設計巧思與絕佳的團隊默契。建築物採用明尼蘇達石灰石與釉面藍色屋頂磁磚,搭配彩色三角錐狀凸起造型,其上再以青銅希臘獅鷲點綴。10英畝的建地上一共有超過兩百座的展覽廳,展覽內容囊括當代藝術、義大利金色背景畫作、日本屏風與夏克家具。
費城美術館的起源比遷入費蒙的主建築還早了50年。1876年,為慶祝美國建國一百週年,美國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由費城擔任主辦單位,當時的展場佔據了大半的費蒙公園,並吸引了一千萬以上的民眾參觀。美國人民對於費城市政府規劃展出的多樣化美術作品、工藝品與工業產品反應熱烈,因此市府規劃在展覽結束後,在展出作品的藝術與工業展區就地成立費城自己的美術館,並取名為紀念館。展覽的成功也讓政府決定設立藝術與工業藝術學校,為蓬勃發展的美國產業培育工藝人才。當時,賓州美術館與工業藝術學校(時稱)的創辦人秉持著「提升美利堅合眾國人民生活與福祉」的精神,效法十九世紀後期英國倫敦南肯辛頓博物館(今日的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的創辦理念,也就是不著眼於藝術性強的畫作與雕塑,而將工藝作品視為展覽或教學重點,強調各種精緻的純手工或機器製品。許多美術館早期的收藏品均為當年博覽會的展覽作品,當年博覽會以實用性高的藝術品為展出重點。這也歸功於當時幾位策展人的前瞻眼光,如艾德恩‧阿特利‧巴伯 (Edwin AtLee Barber) 規劃展出西班牙塔拉維拉瓷器與蒂芬妮(Tiffany) 彩繪玻璃。在美術館創館130年後,館內的收藏品中純藝術與裝飾藝術品的比例相當,與美國其他美術館相比,這種情形非常罕見。
菲斯克‧金博爾 (Fiske Kimball) 是傑出的建築歷史學家,自1925年起擔任美術館館長一職長達30年之久。充滿活力的金博爾對美術館特色的建立與館藏品的收藏貢獻良多,他的興趣包羅萬象,從歐洲洛可可藝術到湯瑪士‧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 的建築設計都名列其中。金博爾不僅對藝術作品的品質要求甚高,也致力於規劃讓民眾易於瞭解與欣賞藝術品的展覽空間,他剛上任時,新美術館二樓展覽廳即將完工,正好可替此新空間做整體展出規劃,來取代逐漸老舊不合時宜而且過於擁擠的紀念館。此外,隨著城市往外地擴展,紀念館所在地也逐漸遠離主要都會區。
金博爾深信,唯有展現生動歷史經驗的展覽,才能有效傳達作品真正的意涵。因此,他派策展團隊到日本、中國、法國、英國、奧地利和荷蘭考察當地保存良好的建物空間,為未來規劃展出的各國藝術品,事先設計能襯托出作品風格的展覽空間。此外,金博爾也希望美國人民能夠瞭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因此他買下費城一幢有名大宅的客廳和賓州一個德國家庭的廚房,和18世紀巴黎與倫敦的會客室與17世紀的荷蘭房間一同展出。今日,參觀者從美術館的展覽室移動到另一個展覽室,就好像從印度廟宇移動到中國皇宮,再移動到寧靜的日本茶房。這種穿越時空的展覽概念,就像是一場生動的魔術表演,而且和現今美術館展覽的方式不謀而合。
金博爾也是維護與整修許多費蒙公園老房子的幕後推手,位於河岸邊的老房子是18世紀時費城居民的避暑小屋。這些在快活山下的喬治王朝時期建築,是美國最好的建築之一,美術館的藝術作品為這些房子注入生命力,也為1920年代由費城東北部遷移到此的18世紀雪松樹莊園 (Cedar Grove) 帶來朝氣,雪松樹莊園在搬遷到費蒙公園前,已歷經五個世代之久。
費城美術館的每間展覽室裡,處處可見個人收藏家慷慨餽贈,將傳家寶物或個人收藏捐贈給美術館。美術館的館藏品是由歷代收藏家與策展人的心血集結而成,由於篇幅有限,無法在此逐一描述他們的姓名與貢獻。當時著名的企業律師約翰‧強森 (John G. Johnson) 也是知名的捐贈者,可惜強森於1917年逝世,還沒來得及看到新建築物完工,如果強森看到他贈與美術館的多幅歐洲古代大師級畫作,為中古時期展覽室帶來豐富的生命力,一定會非常開心。如果卡爾‧歐圖‧馮金恩布希 (Carl Otto von Kienbusch) 沒有在1977年將歐洲古代兵器和盔甲贈送給美術館,今天美術館就不會有名聲響亮且具代表性的歐洲盔甲,座落於高處俯瞰整座費蒙公園,這不僅是做工精緻的藝術,騎在馬背上的武士,也代表了每個世代孩童們的夢想。路易斯 (Louise) 和華特‧艾倫斯伯格 (Walter Arensberg) 對現代藝術家的熱愛,以及他們和杜象 (Marcel Duchamp) 的深厚友誼,1954年展出艾倫斯伯格夫婦收藏品中杜象的系列藝術作品之後,美術館成為喜愛20世紀藝術的觀眾、學者、與學生朝聖的地方。
美術館的館藏特色在於藝術品的多元性,從中國陶器到立體拼貼,豐富的館藏都得歸功於捐贈者的慷慨大方,他們的貢獻絕對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美術館館藏的風格也會隨著逐年蒐購的館藏品而產生改變,而館方所購入的經典藝術作品,皆對藝術界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中最著名的收藏之一,就是1945年所購買的查爾斯‧威爾遜‧皮爾 (Charles Willson Peale) 作品,以錯視法繪出兩個兒子爬上樓梯的情景,此圖為18世紀費城藝術界的縮影,精確表達出當時追求實事求是,也同時講求藝術發展的概況。亨德里克‧戈爾齊斯 (Hendrick Goltzius) 的繪畫是幾十年後美術館另一個著名的收藏,他迷人且精細的作品表達的是愛的甦醒。戈爾齊斯的作品催生了北方文藝復興華麗裝飾藝術展覽區,許多戈爾齊斯的著名畫作皆在此區展出。
2001年費城美術館125年週年慶時,新增超過兩百件藝術作品作為館慶禮物,從印度精緻畫到當代藝術作品,皆為館藏增色不少。其中本阿彌光悅 (Hon’ami Koetsu) 長達27尺長的詩卷,為日本館新增一項令人屏息的美麗收藏,同時也延續自1876年世界博覽會以來,費城對於亞洲藝術的愛好。而尚-安東尼‧烏東 (Jean-Antoine Houdon) 1779年的作品《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半身雕像,作品與費城人最愛戴的州長班傑明‧富蘭克林本人相似度極高,展現出18世紀偉大雕刻家的精緻工藝。茱莉‧李維 (Julie Levy) 是當代藝術與影像發展重要的提倡者,此次館慶也新增李維用超過2500張當代美國與歐洲影像組合成的作品。美術館原本已有許多李維啟蒙老師阿弗‧史蒂格利茲 (Alfred Stieglitz)和杜象的作品,此次李維的作品等於讓此系列收藏更為完整,同時也確保費城不會在偉大攝影作品收藏地的名單中缺席。
許多美術館最壯觀又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多少都和建築物相互激盪出火花,如魯本斯 (Peter Paul Rubens)和科爾托納 (Pietro da Cortona) 編織的《君士坦丁》(Constantine)圖畫掛氈,原本是在1955年贈送給山繆‧奎斯 (Samuel H. Kress) 基金會的禮物,現在這幅掛氈完美地掛在主館二樓的陽台,向外眺望美術館中央的大台階廳 (Great Stair Hall)。參觀者也絕不會忘記在樓梯頂端豎立的黛安娜(Diana)雕像,這是奧古斯都‧聖-高敦斯 (Augustus Saint-Gaudens) 的作品,而亞歷山大‧考爾德 (Alexander Calder) 的作品漂浮的《鬼》(Ghost),也幽雅地和美術館頂端的空間融合為一。當參觀者從欣賞考爾德的作品回神過來望向窗外和門外壯麗的費城,將會發現這座國際美術館是如何和這個城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因為位於洛根廣場 (Logan Square) 的那座生氣蓬勃的《史旺噴泉》(Swann),是考爾德父親的作品;而在市政廳上方的《威廉‧潘》(William Penn)雕像,則是考爾德祖父的作品。此外,美術館在當代藝術展覽區規劃了許多參觀者與藝術家的合作專案,提供參觀者另類的藝術體驗,例如與李維特 (Sol LeWitt) 一同討論圓形屋頂上的繪畫內容,以及和托姆布雷 (Cy Twombly) 合作設計展覽空間,用以展出他的作品與10組系列畫作《在伊利安的五十天》(Fifty Days at Illiam)。
走出美術館大門,從富蘭克林公園大道往下走三條街的距離,就會到達羅丹美術館,展出的是另一位收藏家的慷慨餽贈。費城電影院負責人朱爾斯‧梅斯特包姆 (Jules Mastbaum) 在三年內收藏了許多羅丹 (Auguste Rodin) 的雕像作品與繪畫,並找來天賦異稟的建築藝術家保羅‧克瑞特 (Paul Cret) 設計一幢建築物來展示他的收藏。很可惜梅斯包姆還沒等到完工就過世了。費城美術館接手後,羅丹美術館於1929年對外開放,其館藏包括《加萊義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 和《沉思者》(The Thinker),此兩件作品佇立在富蘭克林公園大道入口迎接參觀者,另一件偉大作品為《地獄之門》(Gates of Hell),是在梅斯特包姆的要求下,羅丹第一次鑄造的模型。
1999年美術館買下對街的具指標性的裝飾藝術大樓,此大樓於1927年美術館開放前一年興建完成。當初的大樓建築團隊和負責興建美術館的建築團隊是同一家公司,且為同一群人,成員有詹京傑 (Zantzinger)、波赫 (Borie) 和梅德瑞 (Medary)。此大樓原本提供給富達保險公司使用,2000年為了紀念此信託公司與夫人的慷慨與專業服務,更名為露絲雷蒙貝爾曼大樓 (Ruth and Raymond G. Perelman Building)。建築物外觀以鮮豔的雕像裝飾,為20世紀費城最精緻的建築大樓。
2007年貝爾曼 (Perelman) 大樓經過細心的整修後重新開幕,由格鲁克曼‧梅納 (Gluckman Mayner) 建築設計公司進行改造,增加5萬9千平方英尺的空間,與主建築物相連,上方以高聳玻璃天窗做設計,這個新空間完整展示美術館的繪畫、素描、影像、服裝與織品,以及現代與當代設計。經常更動的展覽主題能讓館內豐富且精細的收藏都有展出的機會,並且讓貝爾曼大樓成為民眾最喜愛且最常造訪的地方,展覽廳變得和美術館的研究圖書館、資料室、繪畫讀書室、館藏研究室與教育資源中心一樣受歡迎。2006年,美術館委任法蘭克‧蓋瑞為主要建築師,大幅度地改造並擴大美術館的展覽空間與其他公共空間,以確保美術館仍然能夠以其超過250,000件藝術作品的館藏、細心規劃且創新的展覽內容,以及與各式教育活動來吸引更多元的觀眾來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