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台灣工藝領域不遺餘力的「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於2009年1月2日更名,簡稱為「工藝中心」,以推動台灣工藝現代化創意產業發展及工藝文化美學推廣為重點。
在工藝中心園區內主要分為三個展館『工藝資訊館』、『工藝文化館』、『生活工藝館』,三個展館各有不同的特色:『工藝資訊館』館內設有多媒體互動展示設施以及3D電影欣賞,讓民眾在參觀時可以感受到工藝的現代化;『工藝文化館』館內常設有靜態的工藝文化相關展覽,如即日起展出工藝玩具特展,向現代的小朋友們展現不僅僅是爸爸媽媽輩的玩具更有華夏年代的古玩,利用互動的模式工藝展覽變的更有趣;園區內現有的第三個館『生活工藝館』,在館內設置有DIY體驗工坊,藉由五感兼備的新體驗空間帶給參觀民眾一種全新的感受,讓參觀民眾重新愛上工藝。
『新竹城隍廟』~國家三級古蹟
新竹城隍廟
新竹城隍廟經推算,新竹城隍廟在1747年農曆2月17日開始起造,次年(1748年)農曆8 月16日落成,同年11月29日城隍爺安座。在清朝統治期間,台灣的發展重心位於南部,所謂的一府三縣(即設在台南的台灣府,下轄台灣縣(台南)、鳳山縣(左營)、諸羅縣(嘉義)。)後來又從諸羅縣分出淡水廳治(即今日之中央商場、中央市場、土地銀行、三角建國公園、社教館、中正台、體育館停車場、郵局等全部包含在內),淡水廳治遲至 1756年才完成,因此新竹城隍廟是台灣發展史上先建城隍廟再建政府治所唯一的例子。
廟裡所供奉的城隍為兼管陰陽的神。在陽間司懲兇罰惡導正社會風氣之職。在陰間則專司人間善惡之記錄、通報、審判、移送之職。有點類似人間之警察、檢查官及法官的綜合體。遇有善事則通報天庭;遇有惡事則通報地府。閻王之生死簿即據此登載人的一生善惡。以新竹城隍所設的神位為例,城隍之下除左右文武判官外,下設六司:即延壽司、樂善司、糾察司、速報司、罰惡司、增祿司。而陰陽司之陰陽司公即類似今日之秘書長 的職務。除這些各司其職的單位外,還有六位將軍統領城隍爺的兵馬:即謝將軍(大爺)、范將軍(二爺)、牛將軍、馬將軍、金將軍(枷爺)、銀將軍(鎖爺)。 六將之下又有董、李排爺帶領喜、怒、哀、樂四位捕快。
『大義木雕工作室』~陳柏融
雕刀落處體現自然神妙
陳柏融出生在大溪老街,耳濡目染盡是雕刻之美,從小深感興趣,注定走上木雕這條路。為了讓作品受肯定,陳柏融認為參 加比賽是必經之路,並接連獲獎。他的作品多以荷花、牽牛花、絲瓜、蜻蜓、青蛙、螃蟹等田野動植物為主題,也從絲瓜體悟大自然的神妙,「師法自然」成了他的 創作取向,獨樹一格。現在,他的十九歲兒子陳泓儒也學習雕刻,頗有乃父之風,他卻不急著讓兒子參加比賽,為的是讓他能潛心自我摸索,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創作道路。
學藝出師邁向創作
五十歲的陳柏融,十七歲那一年拜大溪匠師林清達學習傳統木雕,三年四個月出師,又跟另一位老師學了一年手藝,直到自忖已掌握木雕純熟火侯時才自立門戶,從事寺廟龍柱、八角柱、獅座、神桌、佛像等雕刻。之後大陸進口低價木製品摧毀大溪木器業的榮景,許多木雕師傅因而轉行,陳柏融也在這一波衝擊下重省自己要走的路。陳柏融想,做木雕,三十歲身強體健,可以不 眠不休趕工;四十歲體力逐漸下降,已比不上少年仔;五十歲眼花力衰,越老越沒競爭力;而且代工薪酬微薄,傳統宗教神桌、佛像木雕有其侷限性。於是他毅然改 走創作路線,1997年成立「大易木雕工作室」,轉型現代木雕創作藝術。
陳柏融說,當時他想,要讓作品受肯定最快的方法就是參加比賽,但 是做了近二十年木器,雖然自認工很細,跟創作比賽還是不同。懷著忐忑不安的心,1999年他踏出第一步,參加台灣區木雕藝術創作比賽,一出手即入選。同年,又參加台中市第四屆大墩美展,作品再獲青睞,一連獲獎讓他信心倍增。
絲瓜緜延藝心傳承
絲瓜系列是陳柏融的代表作之一。陳柏融說,他將絲瓜系列作品取名為「升」,想要傳遞的是一種週而復始、永不止息的定律。絲瓜的內心十分堅定,可以拿來吃,老了可以拿來做菜瓜布;絲瓜肚子裡都是籽,為的是要緜延下一代,生生不息。如果人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就不如絲瓜了。
陳柏融也以絲瓜系列作品表達傳統工藝的傳承。有人勸他過去從事雕刻業已經很辛苦,為什麼還讓兒子走這條路?他說,「有心最重要!」兒子從小耳濡目染也對這個行業有興趣,所以希望他能堅持,自己也會像絲瓜一樣,貢獻所知所學讓木雕技藝傳承下去。
一般人賞蓮,注意到蓮花、蓮葉的美,卻很少注意到蓮藕,陳柏融反其道而行,創作一系列以蓮藕為主題的作品,取名為「生機」。他覺得蓮藕有一種「慈母心」,默 默奉獻自己,變扁、變蒼老,為下一代付出。「生機」代表一種生命的契機,希望帶給觀賞者省思,飲水思源,回頭看看自己變蒼老的父母。當荷花凋謝、荷葉枯萎時,生長在地底的蓮藕已在蘊涵聚足能量,讓新生命再度從泥地崛起。
大溪陀螺創意發想
大溪人無論小孩或大人都玩陀螺,陳柏融突發奇想,何不將陀螺當成一種景觀呢?於是他以大小陀螺串雕成「奔」。「奔」是一股力量,奔向理想、奔向未來,蘊藏無限可能!陳柏融再將大小陀螺漸次銜接而上,以作品「扭轉乾坤」暗示生命的各種可能。
「展望」是陳柏融參加「第十屆裕隆木雕展」獲獎作品。他以鄰家的仙人掌為創意發想,雕出雁行於藍天的人字排列,由下而上漸層伸展的排列組合,意寓合群共榮,奮力迎向未來。
陳柏融回憶當初踏入木雕創作時,自己也曾因大環境的變化而憂心,但由於熱愛雕刻之情難以割捨,總覺得可以再突破、再超越;成立工作室後心無旁騖,潛心創作, 使得自己有更寬廣的視野。現在他也以這樣的心情來教導兒子,除了應學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內心的成長,否則就難以突破匠氣,提升到藝術的境界。
*本文出自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網站”工藝之家”介紹
『安福玻璃雕塑室』~黃安福
實心塑形細微處見真章
黃安福從事玻璃工藝創作三十餘年,見證新竹玻璃的發展,從早期玻璃產業擁有人力便宜的優勢,到現今優勢不再必須力求 轉型。黃安福認為台灣的玻璃工藝已經到達相當水準,重要的是技術必須傳承,因為它不光是單純的工藝技法,還包含許多領域的知識,所以他積極投入教學工作,希望做好人才培訓,讓更多人體會只要深入玻璃工藝的領域,就能夠發現無限發展空間。
基礎深厚一鳴驚人
「玻璃創作有兩大內涵,化工及美學層面。化工指的是創作者要瞭解玻璃的物性、材質變化,才能用適當手法呈現想傳達的意念;美學層面則要看個人的天分和努力了。」五十二歲的黃安福清楚點出玻璃創作者應具備的基本功夫,簡單幾句話,卻是他磨練三十多年的心得。
黃安福是雲林人,國中時隨考上司法官的兄長黃燈煌搬至「玻璃故鄉」新竹,一次偶然機會,不經意看到老師傅做玻璃,帶給他很大震撼,心中隨即有了「我也要學會做玻璃」的念頭。透過姪子的介紹,他到香山一家玻璃工廠從學徒做起,數年後已經能夠獨當一面。
黃安福說,當時以製作生活用品為主,像是器皿、燈泡等,談不上藝術創作,僅能餬口。但夢想並非一蹴可及,技法需要磨練,做生活用品雖然有點匠氣,卻是瞭解玻璃材質特性和養成基礎技術的最好訓練過程。
黃安福打好基礎功夫後,決心朝玻璃工藝發展,七十九年參加新竹美展北區七縣市美術家聯展,初試啼聲、一鳴驚人,後以「荷花」獲得台灣工藝獎、「松竹梅」獲得民族工藝獎,獲獎無數。
手法靈巧表現細膩
懷舊味道的「阿母系列」是以台灣農業時期為背景,作品呈現都以母親和小孩之間的親情為題材,每一件作品都是黃安福兒時點點滴滴的記憶。像是「年年糕」表現的 是除夕時,母親為團圓圍爐準備年糕的情景,忙著張羅的阿母,一邊小心翼翼安撫背上幼兒,一邊掀開蒸籠查看年糕的狀況,希望家中每個人吃了年糕之後,在新的 一年都能比今年更好,母愛的關懷完全流露。
「金剛」取自《金剛經》中「金剛不壞、勇往直前」之意,黃安福以一匹牡幼馬來表現。他說,玻璃創作除了創意手法,細節也不能忽略,要怎麼去強調是牡馬、幼馬,馬的臉部有冒筋就是必須凸顯的細微處。
黃安福擅長使用實心雕塑法,看似堅硬的玻璃在高溫下化為流動的熔液,在他的雙手轉換下,拉、擠、扭、捏、壓,在烈燄中幻化為各式創作。黃安福喜歡以動物、花卉、昆蟲等為主題,他說,例如以竹子為主題的「節節高升」展現君子之風、中空有節,葉子迎風飄動時也有一致性。
透著綠光、晶瑩剔透的螃蟹,讓觀賞者覺得彷彿真的活跳跳在眼前橫行,黃安福取了有趣的名字叫「真多謝」,他說,三為多,三隻螃蟹加在一起無論是諧音、或寓意都是「真多蟹」。
教學傳承培育人才
參與新竹玻璃的發展,黃安福說,早期來自俄羅斯和日本的師父,為新竹玻璃打下扎實基礎,加上台灣人的打拚精神,創造了外銷奇蹟,但當年人力便宜的優勢已不存在,必須力求轉型、傳承技術,靠的是官方教育體制上的配合。
黃安福表示,玻璃的燒製包含許多領域的知識,例如理化方面的學理、醫學方面對肌理的掌握,還有美學的眼光、對色彩的掌控。因此,它不是單純的工藝技術,必須 產官學各界共同投入發展。為了傳承、發揚新竹玻璃產業,黃安福積極投入教學工作,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潛力,他有自信只要做好人才培訓,玻璃工藝未來的發展空間無可限量。
*本文出自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網站”工藝之家”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