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片深掘馬祖庶民動人的生活故事,紀錄歷經戰地政務及開放後的轉變,讓民眾了解馬祖的真實樣貌,進而看見馬祖、認識馬祖、走進馬祖。
昨日(12/20)舉行首映記者會,播出十分鐘精華版,驚豔在場的連江縣縣長楊綏生,台北市長郝龍斌,導演王小棣及該片男女主角馬祖在台藝術家陳天順、北竿塘岐國小陳秀梅師生等,忍不驚嘆:「原來馬祖這麼美!原來故鄉有這麼多曲折動人的故事!」
愛上馬祖的知名導演王小棣昨日特別出席觀影,她表示,馬祖有著濃濃的鄉愁,長輩歷經過國難,以國家為重,近年來的轉型,終於慢慢可以看到土地與人…,就如「北風馬祖」中所紀錄的。她覺得:「未來馬祖將可以走在紀錄的最前端,以全世界密度最高的坑道為基礎,朝歷史人文發展,」她也期待馬祖走出悲傷變成美麗。
公視總經理曠湘霞致詞時表示:「,感謝連江縣縣政府及鄉親給予拍攝上的協助,鄉親們純樸、熱情,我們永遠心存感念。」
連江縣縣長楊綏生則不捨製作人胡毋意所帶領的製作團隊,近一年來頂著強風、日曬蹲點拍攝,
日前台北市開啟先例,與連江縣醫療合作,昨日(12/20)郝龍斌市長特別到場致意,並分享喜訊,他說,聯合醫院一位女醫師,志願到馬祖服務,產下新生兒後,更決定於馬祖服務兩年,貢獻所長。
郝市長更推薦民眾到馬祖觀光,「去了才會了解到,國家風雨飄搖時,馬祖對國家的貢獻。」
記者會現場,塘岐國小小朋友穿上了寬大的迷彩裝,挽袖子捲褲管,一邊答數一邊進場,演出「小小自衛隊」,並播出與陳秀梅老師等一起素人創作的愛國微電影,對照馬祖在台藝術家陳天順的動畫「雷蒙弟的戰地童年」,讓人在童趣間對照今昔馬祖。很多台灣旅客在這一年紛紛拜訪四鄉五島,希望看看還沒被博弈改變的馬祖原貌,桃園美術協會老師們帶來馬祖寫生創作,其中有幾位還是當年在戰地當兵的過來人,展現他們對馬祖的客來印象與懷念。
「北風馬祖」紀錄片以馬祖特有的擺暝文化熱鬧開場,擺暝就是排夜的意思,也就是元宵節前夕,家家戶戶拿出起碼十二道的佳餚來祭拜神明。農曆十五,很多到梅花到台灣過年的馬祖人陸陸續續回來了,在北風呼嘯中,家家戶戶掛上燈籠,塘岐國小老師陳秀梅教孩子甚麼是擺暝,甚麼叫食福,她讓孩子早些放學回自己村莊的廟裡準備鑼鼓板或扮大頭仔,她自己也得到后沃村楊公八使廟和隊員集合,一年一次打鼓板,馬祖總動員。
東北季風好冷,浪好大,但這也是僅剩幾個漁民的豐收季節。蝦皮是北竿橋仔村百年來除黃魚外的大宗魚貨,但曾幾何時,黃魚不見了,蝦皮也變少了,幾代漁民的人家紛紛改行做阿兵哥的生意。90歲的老船長王吉月每天望向大海,他的兒子們一個開雜貨店,一個開運補船,一個為了謀一份穩定的收入乾脆當公車司機去了,偶爾開開海釣船,做觀光客的生意。這就是馬祖漁民的命運。
四月,燕子在街上漫天飛舞,告訴我們春天來了,漁民開始一天打魚兩天曬網補網或打石頭樁。對岸的消費力太強大,漁船也侵佔了多數海域,保七鞭長莫及,馬祖漁民小小的漁船無法和對方動輒七八人的大船抗衡,總是吃悶虧,這樣的生意怎麼做?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清楚望見對岸黃岐的大風車和櫛比鱗次的高樓,對照橋仔港的沒落,他們甚至綿延兩百公里海岸做養殖漁業,馬祖人就只能把主業變副業,做休閒漁業。
夏天,湛藍的大海上,盡是燕鷗吵鬧的叫聲,帶來了觀光客,為馬祖帶來商機,這會是馬祖的未來嗎?幾個年輕的臉孔回來了,他們想在馬祖翻身的轉捩點上抓住點甚麼。
十二月份,我們最後一次去到馬祖,馬祖日報裡夾報寫著”無法起飛的馬祖”,在台北的立法院前,六部遊覽車載來了馬祖鄉親去陳情,他們希望博弈法案趕快過關。北竿最熱鬧的塘岐街上,唯一一家7-11前,明顯蕭條了,阿兵哥撤走泰半,接連幾天東北季風刮起來,台馬輪停航,飛機也停了幾班。在北風裡,馬祖的未來會因為博弈而改變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